《鄭州晚報報道》截圖
昨日,記者從鄭州公用事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7月15日,集團旗下的鄭州(東部)環保能源工程開始接收生活垃圾,進入試運行階段。9月初,正式點火調試。截至12月中旬,3臺發電機組已全部并網發電,日均垃圾處理量約4000噸,累計接收垃圾26萬噸,累計發電量7300萬度,主要運行參數已基本達到設計能力。
垃圾發電廠中央控制室
目前,金水區、管城區、鄭東新區3個區域的全部生活垃圾和惠濟區、二七區、中原區、高新區、經開區、中牟縣等區縣的部分生活垃圾均運往東部環保能源項目進行處理,垃圾處理量約占鄭州市生活垃圾總量的50%,也就是說,鄭州一半的生活垃圾在此實現“變廢為寶”。
一座現代化的花園式工廠已見雛形
12月12日上午,冬日暖陽,寒風輕拂。記者在鄭州(東部)環保能源工程現場看到,一座現代化的花園式工廠已見雛形,拔地而起的廠房,修葺一新的大門,綠草成茵的廠區綠化帶,門前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來回穿梭的大貨車,這一切都在告訴人們,鄭州(東部)環保能源工程這個鄭州市為處理日益嚴峻的生活垃圾問題而建設的環保民生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垃圾發電廠廠區
記者注意到,配套建設的鄭州生活垃圾發電環保教育展覽館也正在進行展廳布設。鄭州生活垃圾發電環保教育展覽館位于鄭州(東部)環保能源項目廠區內,展館面積4840平方米,設置多種交互式體驗設備,配套建設可容納300人的電影院一座,展館計劃2020年投入使用,預計年接待能力10萬人次。展館將成為中原地區最專業的生活垃圾環保展覽館,成為中小學生環保教育的最佳平臺和鄭州市民關注環保、熱愛家園、建設家鄉的重要窗口。
鄭州(東部)環保能源工程位于中牟縣鄭庵鎮廣惠街與雙湖大道西北角,占地面積232畝,是為解決城市垃圾處理問題,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重大民生工程,是鄭州市重要的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是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河南省重點項目。
項目采用6條每日700噸的機械爐排爐焚燒線、中溫400℃、中壓4MPa余熱鍋爐,3臺30MW汽輪發電機組,并配套建設煙氣凈化處理、飛灰穩定化處理、滲濾液處理等設施。設計日處理規模4200噸,年發電量4億度,對外供熱160萬平方米。
煙氣處理采用“SNCR脫硝+半干法脫酸+干法脫酸+活性炭噴射+布袋除塵+SCR脫硝”工藝,排放標準優于現行國家標準《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達到歐盟2010標準要求。
3個垃圾發電廠使生活垃圾“變廢為寶”
近年來,鄭州市隨著市區框架的不斷加大和中心城區人口的不斷增加,生活垃圾產生量急劇增長,主城區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逾8000噸。
那么,這些日益龐大的生活垃圾該如何消化?這已經成為困擾市民生活和城市發展的一道難題,也是有關部門需要直面的民生課題。
國際范圍內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主要有填埋、生化處理和焚燒三種方式。專家認為,焚燒發電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最安全、最有效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通過焚燒處理,可使生活垃圾減重80%、減容90%以上,不但減輕了土地占用和環境負擔,同時能利用燃燒產生的熱能發電,具有明顯減量、占地小、效率高、無害化徹底、資源再生等優勢。焚燒發電,垃圾反而變成了“城市礦產”。
垃圾發電廠全貌
據了解,鄭州市此前主要采用“填埋為主、焚燒為輔”的處置方式,現狀垃圾處理設施整體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建設新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已刻不容緩。根據國家規劃,到2020年底,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鄭州市委、市政府對這個問題也非常重視。鄭州市堅持規劃先行,合理布局垃圾處理設施,形成中心城區與周邊縣市聯動互補,提高垃圾處理設施利用率。建設鄭州東部垃圾焚燒發電廠,設計日處理能力4000噸,今年已建成投入使用。今年10月27日,鄭州(南部)環保能源工程二期開工儀式在新鄭市辛店鎮賈咀村舉行,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2000噸(一期工程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由光大環保能源新鄭有限公司建設運行,目前已經投產)。鄭州(西部)環保能源工程正在全力推進項目前期手續辦理,選址在滎陽市,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4000噸。3座垃圾發電廠合并日處理能力約11000噸,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基本上可以滿足“十三五”期間甚至更長一段時間鄭州市生活垃圾處理需要。
打造一流的科技環保教育示范基地
鄭州(東部)環保能源工程主體投資建設方為鄭州公用事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公用集團注冊成立于2013年9月,是隸屬于鄭州市政府的一家國有獨資公司,注冊資本8.86億元,資產規模485億元,主要從事城市市政公用事業項目及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集團下轄21家子公司,業務涵蓋垃圾發電及其產業鏈、環衛保潔及城市管養、綜合管廊及地下空間開發、水生態環境治理產業、工程施工等五大產業,已成為鄭州市最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和產業投融資集團公司。公用集團作為鄭州市政府的一家國有獨資公司,同時還承擔著投資建設鄭州市南部和西部兩個垃圾發電工程的任務。
鄭州公用事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丁青海告訴記者:“鄭州(東部)環保能源工程是提升鄭州市城市建設水平、改善人居環境、運用高技術手段切實無害化處理鄭州市生活垃圾的基礎設施項目。工程建設標準高,運用國際上先進、成熟的處理技術,運行穩定可靠,煙氣排放標準還遠優于國家標準,穩定達到歐盟現行排放標準。”
據介紹,鄭州(東部)環保能源工程屬于特大型垃圾焚燒發電工程,在全國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建成投運的項目中排名前5位,在中國北方地區垃圾處理規模排名第1位,具有良好的規模效應和示范效應。在推進鄭州市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中具有良好的引領作用,在廠內還建有環保教育展示中心,是典型的示范工程。
丁青海認為,國家對于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公用集團作為國企,積極擔當,對于城市環境的美化應當做出自己的貢獻。“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活垃圾處理問題,省市政府應考慮將鄭州(東部)環保能源工程作為科技和環保教育示范基地,從政府層面和全社會層面加大宣傳力度,納入鄭州市工業旅游項目,納入大中小學及社會團體教育基地建設,加大扶持力度,從而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的民生環保意識。”此外,應考慮產業集聚問題,提高產業集聚發展的規模效應,有利于地方國有企業做強做大。
從建設模式來看,垃圾發電工程是技術和資金密集型項目。據了解,東部項目總投資已達23億元,南部項目投資將達18億元,西部項目預計投資將達30億元以上。如此巨大的投資項目,完全靠企業投資,存在一定的投融資壓力。丁青海建議,政府在投融資、資本金、補貼等方面應給予企業大力扶持。想方設法解決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更好地促進項目建設提速,從而有助于加快緩解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壓力。
鄭報全媒體記者 徐剛領/文 周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