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視頻↑
11月6日8時左右,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在屯門遭到一名暴徒持刀襲擊,被刺中左胸口后送醫接受治療,目前暫無生命危險。暴徒被當場制服并拘捕。
何君堯隨后向媒體和公眾表示,他依然會無畏無懼,號召更多的香港市民反對暴力,盡快止暴制亂。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何君堯遇刺事件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此次襲擊行為,政府絕對不容忍任何暴力行為,警方會繼續嚴正執法,保障香港的社會安寧。
在何君堯被刺前兩天,他在屯門的辦事處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尋求正義不是口頭上說說就可以的,是要付出代價的。但哪怕付出再大代價,他也不能畏懼和退縮。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在何君堯的辦公室門口,掛著一幅油畫,那是香港的一位畫家對今年6月30日發起的“撐警行動”的寫實畫作。畫面中萬人空巷,五星紅旗和紫荊區旗在人群中飄揚,銅鑼灣景色盡收畫中,充滿美感。何君堯說,這會是時代的一個記憶。
對面的墻上,掛著支持他的愛國愛港人士送來的一面錦旗,上面寫著“不畏暴恐嚇仗義直言說,民族之脊梁國士之無雙”。
57歲的何君堯在屯門良田村出生長大,曾擔任香港律師會會長。被刺前一晚,接近凌晨時他還在社交媒體上直播,講述自己對時局的看法;被刺之時,他正在“街站”。
“爭取每分每秒”是何君堯的工作常態,他坦言“累”,但“睡醒了就要繼續戰斗”。作為一個區議員,必須要有“誠意”,要看自己有無誠心誠意為所在的社區服務,他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他把“議員”看成一種使命。除了在立法會的工作,他時常在網上開直播,與網民對話;每兩周要出一期刊物,告訴居民自己在立法會議員、區議員等職務中的工作進度;他會走進社區,解釋政策、宣傳基本法,還會開法律講座,增進居民對法律的認知……
雖然受傷但無畏無懼
自2011年當選鄉事委員會主席、2016年當選立法會議員以來,由于其性格鮮明,對港獨絕不容忍的態度,何君堯被不少港獨分子視為必須打倒的人物。
今年6月以來的修例風波中,何君堯多次譴責、批判黑衣暴徒惡行,與港獨分子多次斗智斗勇,進行言辭激烈的對話。為此,他遭到了暴徒和港獨分子的瘋狂報復,父母祖墳被掘、辦事處被打砸、博士學位被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褫奪。
面對打擊,何君堯坦言會有“震撼”,但震撼過去就要“站直”。每一次被打擊之后,他都會迅速出現在公眾面前,譴責港獨和街頭施暴者,支持警察執法,繼續呼吁盡早止暴制亂。
很多人甚至評價,他就像是一個沖鋒在前的“斗士”。被刺之前幾天,何君堯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盡管一再遭到打擊報復,但也讓他更加明白了,尋求正義不是口頭上說說就可以的,是要付出代價的。但哪怕付出再大代價,他也不能畏懼和退縮。
在被刺之后,何君堯在醫院發聲說,他雖然受傷了,但依然會無畏無懼。“香港已經亂夠了,我們要盡快止暴制亂,讓香港恢復安寧”。
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他表示,作為這個時局中的香港人,必須要看清自己所處的環境,要在大的時局中尋找自己的定位。“任何事發生都有一定的原因,但是我們看待它必須要宏觀,也要微觀,還要有歷史觀,更要樂觀”。
他想告訴許多在修例風波中的年輕人和學生,人無論何時都是可以回頭的,至少大部分人是可以回頭的。而香港經歷了這樣的風波,只會變得更加堅強,“你不病過又怎么知道健康的珍貴呢? ”
何君堯
對話何君堯:
A:“暴徒寄望于用暴力挾持香港”
羊城晚報:修例風波已經持續了近五個月,您怎么看待不斷發生的街頭暴力以及利用暴力破壞香港的非法示威者?
何君堯:坦誠地說,完全沒有想到這次風波會持續這么久,對香港的影響會這么深刻。我想,亦沒有人想到,香港為什么會變成現在這樣。集體的理智、智慧,原有的包容與尊重,這些價值觀哪里去了?值得我們深思。
對許多走上街頭的年輕人,我此刻很想問他們:你們真的捱過苦嗎?你們的思考真的足夠深入嗎?你們自己對歷史的看法真的正確嗎?對香港局勢的看法正確嗎,還是只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我承認,香港的居住條件和環境確實受到一定的地域限制。但我們要看看以前——每一個上世紀六十年代過來的人,都知道以前生活的艱辛。
他們是很懂得感恩的,知道自己的上一輩,無論是本土的還是萬水千山來到香港的,都曾經歷過朝不保夕的時候。他們努力打拼,為的就是在香港安身立命,無論自己有多苦,只希望把自己的子女培養成人才。
有一部分大學生認為我們沒有同理心,不知道他們的壓抑,不知道他們面臨的激烈競爭、對未來的迷茫。他們沒有拼勁、闖勁,不敢面對競爭,卻寄望于通過暴力威逼、挾持整個香港,這是不可能得逞的。實際上,是香港給了他們優越的教育和條件,而他們卻覺得社會對不起他們。
B:“震撼完要重新站直”
羊城晚報:您對于自己遭受的種種打擊報復,又是怎么看待的?褫奪學位、打砸辦事處,甚至是父母的祖墳被掘等等,都沒有讓您動搖或者恐懼嗎?
何君堯:我對一些人在修例風波中的表現是非常失望的,他們有很多失去理智的表現。而對我來說,這幾個月來,我在不斷學習、不斷調整。我遭受的打擊越多,就越會去深入思考、解讀香港的局勢。這個過程對我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很有啟發性的學習和教育過程。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為了正義”不是口頭上說說就可以的,是要付出代價的,是會受到打擊、打壓的。瞬間的震撼當然會有,但是震撼完就要重新“站直”。就像被人打了一拳,會有瞬間的意識模糊。但是一天半天或者更長一點時間過后,就必須要重新企返直(站直)。
每個人都有軟弱的一面,尤其是當父母的墳被掘的時候,我知道我不能發泄情緒“捶地長哭”,這對事情沒有幫助。我必須要冷靜地去思考,為什么他們要這樣做?他們就是想你屈服。
我一直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這種態勢和環境中,我應該更加堅持信念,不能恐懼,也不能畏縮。
何君堯
C:“要加強基本法的普法”
羊城晚報:修例風波持續這么長時間,香港政府一直堅持將止暴制亂作為香港重新出發的第一大前提。從作為議員和法律專家的角度,您認為香港未來應該如何回到發展軌道上?
何君堯:我認為,應該要依法治港。這是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基本法必須要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包括香港的法官、政府官員,都要重新學習基本法。香港回歸22年了,司法系統也必須真正回歸,如果司法不能很好地貫徹基本法,就會影響香港的長治久安。
其次,香港的各界也必須深入普及基本法。我認為,基本法有兩個精神,一是要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香港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須要體現這樣的主權統一,這是基本原則;二是要香港必須要保持穩定、繁榮。
有人要搞“港獨”,已經沖擊了基本法的基本原則,也沖擊了香港的穩定繁榮,過去五個月的風波已經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對于破壞法治的這些人,要依法處理。
文、圖、視頻/羊城晚報特派香港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