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屆開始,姓氏文化就是鄭州國際馬拉松的一個特有的標簽。今年,在弘揚姓氏文化方面,鄭馬又進一步升級,特別是70位身背各自姓氏大旗的“姓氏旗手”,在跑道上格外引人注目。“姓氏旗手”也成為第二屆鄭馬的一大亮點,在賽后引起熱議。只是由于名額有限,這也讓很多跑友非常遺憾。對此,組委會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明年一定會擴大姓氏旗手的規模,給跑友更好的參賽體驗,讓姓氏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
鄭馬的獨特風景線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華夏文明、根祖文脈、姓氏文化,等眾多文化發源于此。在前100個中華大姓中,有82個直接起源于河南,涉及當代華人近90%的人口。所以鄭馬從自首屆賽事起,就融入“姓氏文化”基因,從賽道起、終點的布置,到獎牌設計都突出了姓氏文化特色。而今年的鄭馬,“姓氏印記”更是無處不在。姓氏大鼓、姓氏道旗、姓氏墻、姓氏獎牌,乃至完賽浴巾上都充滿了姓氏元素,全程馬拉松的跑者也將拿到了一份印有姓名的《鄭州晚報》特刊一份。
而最為引人注目的則是今年首次發起的“姓氏旗手”活動,組委會從所有中簽選手的479個姓氏中,隨機抽取了70個姓氏,招募70位選手作為各自姓氏的旗手參賽。比賽當天,這些選手身背各自姓氏戰旗奔跑在賽道上,秋風中,姓氏戰旗迎風招展,吸睛無數,成為鄭馬獨一無二的風景線。
成為姓氏旗手,我自豪
在參賽的姓氏旗手中,第一個完賽的是來自蘭州鐵路公安處的28歲的李國強,2小時43分的成績也刷新了他的個人記錄。
開賽前,賽事官網上上看到招募姓氏旗手的信息他就第一時間報了名。“姓氏文化是鄭馬的特色,是別的賽事所沒有的,自然要爭取一下。我們李姓是一個大姓,所以競爭也很激烈,而能成為李姓代表,身背我們的姓氏大旗跑馬拉松,這對我來說也是一份榮譽,所以非常激動。而能成為第一個跑完全程的姓氏旗手,我想說,我很驕傲,所有李姓同胞也一定會為我驕傲!”李國強說。
代表馮姓出戰的馮瑞光,是姓氏旗手中第三個到達終點的。老家河南新鄉的馮瑞光,現在在河北邯鄲工作。和李國強一樣,他也是因為首屆鄭馬的良好口碑“慕名而來。”自從報名之后就一直關注鄭馬官方公眾號的馮瑞光在看到姓氏旗手招募令很快就決定報名:“能代表所有姓馮的參賽,那感覺絕對不一樣,也是別的賽事沒有的”。
比賽當中,也確實讓他不一樣的感覺得到了驗證:“在出發區就很多跑友跟我聊,大家都很羨慕,比賽中觀眾為我加油的聲音也格外大,這也讓我備受鼓舞,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
在完成馬拉松的征程后,旗手們還在終點完成了莊嚴的插旗儀式。一面面姓氏大旗經過42.195公里的跋涉,插在組委會專設的姓氏大旗區域。陽光下,姓氏大旗迎風飄揚,滿滿的榮譽感也寫在每個完賽“姓氏旗手”的臉上。
姓氏旗手引熱議,跑友嫌“太少了”
早在招募令發出之后,就引起了廣大跑友的關注,在《鄭州日報》、《鄭州晚報》等各媒體的客戶端,鄭馬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大家紛紛留言:
網友“成誠”說:“我是一+一的王姓,一個城市+一場馬拉松,一群人+一項活動,彰顯王者風范,展示王者歸來。”
網友“兜風哥”:“我姓高,我想高舉旗幟,中不中?”
網友“小草”說:“鄭馬,我來了。姓馬的我想扛著自己姓氏的旗幟,英姿颯爽奔跑在鄭馬的賽道上。”
網友“自由自在”說:“本人姓徐,名國慶,特想扛旗跑。”
因為名額所限,很多跑友未能如愿。10月13日,比賽現場,不少跑友都在呼吁明年擴大“姓氏旗手”的參賽規模。一位李姓跑友表示:“希望健康跑也能有‘姓氏旗手’。健康跑是大眾項目,雖然賽程短,但參與人群更多,更能普及姓氏文化。”
在半程的完賽區,一位從廣東過來參賽的陳姓跑友主動向組委會工作人員提出,希望明年的半程項目也能推出“姓氏旗手”,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扛起自己的姓氏大旗,體驗不一樣的跑馬感覺。
全程項目的完賽區,看到“姓氏旗手”完成插旗儀式,很多跑友“實名制”羨慕。
“我的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也很希望有機會背上自己的姓氏旗,要是擴大旗手規模,按照不同配速,多選一些旗手就好了。”
“我的姓氏是生僻姓氏,參加比賽的人很少,隨機抽簽概率太低,希望組委會能推出生僻姓氏的旗手,這樣才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國內眾多的生僻姓氏,有利于姓氏文化更廣泛的傳播。”
賽后的鄭馬公眾號后臺,跑友也紛紛留言,呼吁明年擴大的規模。網友“天馬行空”說:“我姓馬,可惜我報的半程。”
網友“尹夫”說:“建議半馬再來70個姓氏。”
網友“麗曉”說:“沒有翟姓,明年加上吧,我想扛個姓氏大旗。”
網友“渺小的星光”說:“為什么沒有近代大俠霍元甲的姓氏?”
網友“蘭圖天涯”說:“沒姓氏‘蘭’,為自己而戰。”
網友“熊嘉干”說:“沒有熊,這是古老的姓氏,哭了。”
一些本屆“鄭馬”沒有中簽的選手,同樣在關注著賽事的進展。看到“姓氏旗手”招募活動,也是遺憾聲連連。
網友“偌”說:“今年未中簽,來年身背‘房’姓大旗來鄭馬。”
組委會回應:明年擴大規模
針對跑友們的反應,鄭馬組委會也很快做出回應:明年一定會擴大姓氏旗手的規模,讓更多跑友如愿。
組委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推出姓氏旗手活動,是我們一次新的嘗試。因為旗手要身背旗幟完成全程,這會給跑友參賽帶來困難,畢竟馬拉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在名額設置上就沒那么多,也沒能覆蓋到所有跑友的姓氏。而跑友們這么強烈的反響,也說明我們這樣的嘗試是成功的。突出和弘揚中原文化是鄭馬的辦賽宗旨,而姓氏文化又是鄭馬獨一無二的標簽,在這方面我們會一直努力下去。明年一定會擴大姓氏旗手的規模,我們也會在各個環節進行更精心的設計,讓旗手能有更強的榮譽感和獲得感,享受到更好的參賽體驗,也助力姓氏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
鄭報全媒體記者 郭韜略